在历代本草著作中,也多有记述:
梁•陶弘景《神农本草经集注》:"菊有两种……唯以甘、苦别之尔。南阳郦县最多,今近道处处有。"
宋•苏颂《本草图经》:"唐《天宝单方图》载白菊云:原生南阳山谷及田野中……(今)诸郡皆有。"又说:"菊花生雍州川泽及田野,今处处有之,以南阳菊潭者为佳。"又说:"南阳菊亦有两种:白菊,黄菊。然今服饵家多用白者。"
宋•寇宗奭《本草衍义•卷七》:"菊花近世有二十馀种。惟单叶花小而黄,绿叶色深小而薄,应候而开者,是也。又邓州(内乡县属南阳府邓州)白菊单叶者,亦入药。馀医经不用。"
宋•唐慎微《证类本草•卷五》"菊花水"条云:"菊花水,久服不老,令人好颜色,肥健,益阳道,温中,去痼疾。出南阳郦县北潭水,其源悉芳。菊生被崖,水为菊味。"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部•卷十五》:"又有夏菊、秋菊、冬菊之分。大抵惟以单叶味甘者入药。《菊谱》所载甘菊,邓州黄、邓州白者是矣(内乡县属南阳府邓州)。甘菊始生于山野,今则人皆栽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