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昊陵内蓍草园-1
与白龟千年难遇不同的是,太昊陵里的蓍草依然枯荣随时,历经世事。太昊陵在画卦台西北,据传始建于春秋时期,因太昊伏羲氏位居三皇之首,其陵墓被誉为天下第一陵,后经历代整修,规模日渐庞大,现存陵园占地875亩,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十八大名陵之一。陵园以伏羲先天八卦数理、取古代宫殿建筑格局兴建。全庙南北长750米,分外城、内城、紫禁城三道“皇城”。气势磅礴,蔚为壮观。紫禁城内坐落着伏羲的陵墓,封土高20余米,方座边长182米,呈上圆下方之形,取天圆地方之义。因伏羲位居三皇之首,作为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数千年来对他的祭祀活动历久不衰,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到三月初三,是太昊陵一年一度的庙会盛会,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人代表数百万人云集此地祭拜先祖伏羲,香火兴盛。2004年,淮阳县“太昊陵人祖祭典”入选首批国家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伏羲陵墓后方台阶下有一块方形园子,正是我们此次寻找的“蓍草园”,带着在上蔡还没能圆满解决的关于蓍草真伪的疑问,我们满怀期待快步来到蓍草园边,瞪大眼睛向园中望去,心中暗暗祈祷,希望在这里能够解开谜团,然而紧接着的发现却令我们更加迷惑。
太昊陵内蓍草园-2
这座有着淮阳八景之一“蓍草春荣”美称的蓍草园,在《淮阳县志》中曾记载其“墙高九尺,方广八十步。”而今九尺高墙已被一米多高的石栏杆所取代,在古代神奇而又尊崇并被严加保护的蓍草园,现在也如同“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一样,与普通百姓拉近了距离,人们可以近在咫尺地观察到它的模样。我们探头仔细观察园里的蓍草,却被满园茂密青翠的蓍草嫩苗所惊呆。淮阳与上蔡同属中原,二者距离不过125公里远,早春的气候在两地并没有明显的差异。然而上蔡白圭庙和蔡叔度陵园里的蓍草均是嫩芽初露,草色青青,而淮阳太昊陵蓍草园里的蓍草却已经枝叶舒展、翠色欲滴了。此外,这里的蓍草叶片形似艾蒿,而上蔡的蓍草嫩芽叶片呈长圆形。为仔细对比二者的区别,我们设法找到了两地蓍草植株壮硕时的照片进行比对发现,二者在枝、叶、茎、花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当属蓍草不同的品种。但因二者都具有多年生草本、茎条单一直立且都和伏羲传说紧密相关,因此都是蓍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不必计较正宗与否。
又况《史记·龟策列传》中提到“王者决定诸疑,参以卜筮,断以蓍龟,不易之道也。……传曰:‘天下和平,王道得,而蓍茎长丈,其丛生满百茎。’方今世取蓍者,不能中古法度,不能得满百茎长丈者,取八十茎已上,蓍长八尺,即难得也。人民好用卦者,取满六十茎已上,长满六尺者,既可用矣”,可见古代用蓍草卜筮十分流行,上至君王,下至百姓都对蓍草有很深的敬畏和崇拜之情,因此古代卜筮对蓍草的需求量,远非淮阳或上蔡一地所产的蓍草足够供应。为了满足不断膨胀的需求,不同地域生产的不同品种的蓍草在古代被人们广泛应用于卜筮活动。而淮阳、上蔡两地部分学者和百姓都坚称当地蓍草最正宗,争论的实质则是纠结于伏羲画卦的地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