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爷的传说

山楂,又名山里红、红果。辉县山楂分原生和栽培,原生的系野山楂,俗称“孔祀”,距今有三千多年历史,栽培的系在原生枝上人工嫁接而成,个大、肉厚,通称“北山楂”(豫北红)。

相传清代康熙年间,辉县一位家住后庄码沟村的胡老拼在山东做官,看见山东山楂生长良好,于是剪枝插在萝卜上带回老家,在土窑凹和码沟村的野生山楂树上各嫁接一棵,一株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枯死,一株现仍结果,因当地山楂资源均在此树采枝嫁接,被当地群众敬称为“山楂爷”。山楂爷现在后庄乡小井村,树高6.5米,主干高0.8米,树冠直径7米,到2012年树龄为300年左右,年均产果250公斤以上。胡老拼为辉县山楂发展立下了开基创业之功,人们为纪念胡老拼,曾树碑立传,流传迄今。后庄乡还有一棵山楂树,高10米,树干直径1.95米,树冠南北直径12.8米,树龄约150余年,年高结果达1700余斤,收入1093元,因树大果多,被誉为“山楂王”,单株产量居全国第一。(1981年资料)

山楂含有人体不可缺少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游离酸、果胶、钙、铁、磷及多种维生素。山楂营养物质丰富,可列为水果之冠。中医认为,山楂入脾、胃、肝三经,具有消食积、散淤血、驱绦虫、防暑降温、提神醒脑、增进食欲之功能。自古至今,用其治疗积聚、痞满、泻痢、肠风、腰痛、疝气、产后儿枕腹痛、恶露不尽、小儿乳食停滞等症,临床上特别用其善消肉积之功,以健胃消食,化痞祛瘀,成为消化系统疾病、高血压的主要用药。

辉县山楂具有果实浑圆、果色鲜红、果面光泽、果点突出等典型特征,其有机酸、钙、山楂黄酮类含量均高于同类产品,用途广泛,既可入药,又适宜鲜食,亦适做果品深加工,具有重要的医药价值和经济意义。1978年以来,辉县把山楂生产列入议事日程,专门成立山楂学会指导山楂生产。到1981年,辉县靠太行山的十几个乡村已大面积栽培种植,约有山楂树250万株,年产量500多万斤,价值400多万元。辉县成为全国五大山楂产地之一,山楂产量居河南之首。2006年被科技部评为“道地山楂生产基地”。2007年被河南省农业厅和河南日报社联合评选为“河南省十大中药材种植基地”之一。2008年通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万亩绿色山楂生产基地认定。2010年5月,“辉县山楂”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成为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远销全国20多个省市及东南亚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