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前的药会状况

百泉药会自明洪武八年(1375年)至1949年,此时期的特征是:开始自发形成,以后缓慢发展,药材交流与其他物资交流同时并举。总的情况是:会期由短到长,从最初仅有一天,逐步发展到一个月;会场由小到大,从最初仅在苏门山麓,逐步发展到遍布全村;人数由少到多,从开始仅有几百人发展到每日上万人。清嘉庆九年(1804年)以后成立了药王会,订立了会规会章。百泉药会从此有了管理机构,开始有组织、有领导地持续发展。

据调查,1932年至1936年,是此期百泉药材交流会的鼎盛时期。

此期会期一月有余。春节过后,大会主持人正式向与会大客商发出请柬,上会客商接到请柬后立即回函,表明到会时间、人数等。有的药商或委托主持人代租房子、家具,或向老房东直接联系。三月中旬,赴会客商将货物车拉、船载、驴驮、人挑运到现场,布置停当,开始营业。四月中旬陆续下会,有的持续到小麦收割之前才肯离去。

每次上会人数,少则数干,多则逾万,人流如潮,拥挤难行。每逢四月初八放水鸭(历来以农历四月初八放水鸭以享神)。百泉村人的亲朋好友,临近县市的游人、顾客大量增加,人数超过平时数十倍。

会场按货类分片,东街是药货区。外地大药商搭棚放货营业,俗称棚口。棚棚相连,药材堆积如山,洽谈生意者往来如梭。近路小药商排列有序,经纪人从中说合,掌秤人提秤。百泉村担任药商经纪人和过秤员者,达二百人左右,为大会药材交易创创造了良好条件。南街为挂货区(五金类),磨盘街为京货区(丝绸、布、帛类等)。规模较大时,药材会场超越村界,往北常常延伸到苏门山麓,向南常常越过马家桥,方圆约有3平方公里。在药材大会带动下,百泉村涌现出许多药材行家,其生意北达京、津,南达湘、粤。肩挑贸易者,为客商运货、装货、卸货、打包(将药材装入包中或箱内)者,无以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