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仙庙的来历


二仙庙

为什么魏夫人祠又称二仙庙呢?焦作著名文化学者邓宏礼先生,在他的《文化沁阳》一书的《沐涧仙谷上清宗源地》一文中,做了详细的解释。魏夫人祠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历尽了岁月沧桑。至唐代垂拱四年(公元688年),唐太宗李世民命尉迟敬德监造增修,易名为"紫虚元君宫",统称"紫虚元君庙"。北宋徽宗时期,"尊儒崇道,粉饰太平",徽宗赐额"静应",又更名为"静应庙"。宋金时期扩建"静应庙",在紫虚元君宫后增建太乙真人宫。依仙位之序,太乙真人为大仙,紫虚元君为二仙,故称"二仙庙"。"二"者一指位序,二指奉两位仙人。怀川当地人习惯称紫虚元君魏夫人为二仙奶奶。

宋元以来,二仙庙多次得到修缮和扩建。清康熙年间,静应庙(即二仙庙)南北长达400米,中轴线上最前面的建筑为石牌坊,其后依次为一、二、三、四道山门,每道山门均有神位。东西两路各有殿宇,供奉各路神仙。计有宫、殿、楼、阁、台、亭、坊、廊等不同类型的建筑46座,整个静应庙有房屋390余间,庙内有参天古柏、合抱粗的松树以及各种名花异草。就是这样一个庞大精美的建筑群,在1938年被侵华日军一把火烧成废墟,他们把庙内的经典供具抢掠一空,千年古观毁于一旦。之后,当地老百姓自发集资,曾多次修建二仙庙。改革开放以来,沁阳市政府把重修二仙庙作为加强文物保护的重头工作来抓,至2007年5月,一座崭新的二仙庙修葺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