燧皇陵古时的商丘叫做燧明国,燧明国有一种树,叫燧木,燧木高大挺拔,树枝出没升腾云雾间。有种类似猫头鹰的鸟,常用嘴去啄击燧木,燧木发出灿烂的火花。有位圣人从中受到启发,折下燧木枝来钻燧木,生出了火。圣人把火种保存下来,并把取火方式传授给大家。大家对他无比尊崇,便称他为燧人氏,后又尊称他为火祖。据史料和相关民俗推断:今商丘市睢阳区燧皇陵,即为燧人氏葬处。燧皇陵呈方锥型,长、宽各82米,高13.9米。据当地管理人员讲,燧皇陵原有大殿、东西厢房等等建筑,后均毁于战火。1992年起,当地政府逐步对其进行了整修,修复墓冢,重塑燧人氏雕像,整修原有神道及石像生。至2004年又先后扩建石牌坊、神道、祭台等,并在墓前修有火文化广场。 阏伯台外景阏伯台又称火神台,是后人为了祭祀火神阏伯而修建的庙宇。该台位于今商丘市古城西南,与燧皇陵毗邻,二者约相距200余米。火神台外形如墓状,台基周长270米,直径56米,顶部直径20米,台高35米。来到火神台,我们需要登上火神台台外的石阶,由山门进入便可看到台上建筑。 阏伯台内景台上建筑为元朝大德年间(1297—1307)由提举范廷璧所建,距今已700多年。现存大殿、拜厅、大禅门、东西禅门、东西配房、钟楼、鼓楼, 以及台下的山门。据当地管理人员介绍,整个火神台完全依据八卦建造,明天干(十间),暗地支(十二间),外圆内方形如古铜钱,象征着天圆地方、阴阳合气。大殿东墙镶嵌碑刻两方,均立于清光绪年间,碑文年久多有残损。在庙内大殿中供奉着火神爷阏伯的塑像,两边各有一名侍从,东西两侧还各站着两位护法。西配房是商祖祠,东配房原先摆着商星的泥塑图腾,由于年代太长破旧不堪,在2001年被撤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