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商城寻址
  • 再现寒泉
  • 华祖庙
  • 苏仙石与橘井
  • 汤泉池
  • 专家建议
  • 图说遗迹
  • 遗迹访谈
  • 考察背景
  • 中原中医药文化遗迹网
踏足苏仙石
橘井考证
走进橘井
踏足苏仙石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苏仙石与橘井

 > 

踏足苏仙石

踏足苏仙石

考察时间:2013年3月 考察地点:信阳商城

王凤林曾多方考证,考证中发现,苏仙石乡境内有座大山古称“大苏山”,山下子安河边有双石对峙,名“苏仙石”,上有两脚印迹,至今仍清晰可见。当地有个妇孺皆知的千古传说:相传,汉代桂阳人苏耽携母至此拜师学艺,于河边结庐而居,后踏石跨鹤飞升而去,石上留下一对深深的足迹;苏仙飞升后,其母用井水橘叶疗疫,救人无数。该地从汉代以后便因此而被命名为“苏仙石”,并沿用至今。当地还流传有一首耳熟能详的诗:“大苏山前太子尖,相传此地有苏仙;仙人已乘黄鹤去,留下足迹在山巅。”

离龙井不远处,便是苏仙石。从远处看,苏仙石就是两块大石头。它躺在一片可耕地的怀抱,若要走近,必须从公路上跳下,至刚刚翻犁过的耕地。而后顺着田埂,走上100来米就到达了。

我们先绕苏仙石转了一圈,石头旁边是一条浅浅的河流。大概这里没有工业,河水清澈见底,却扔满了垃圾。望着随风飘动的各种颜色的烂塑料袋,心中不免有些可惜的感觉。

苏仙石旁,有一块石碑,上面篆刻着关于苏耽救百姓后驾鹤远去的故事。

苏仙石上边,有两个清晰的脚印。这和传说中的脚印相吻合。脚印的旁边,是一处专供上香的灶台。农民们喜欢用烧香表达自己的愿望,所以,孤零零的苏仙石上面,堆积着厚厚一层烧香后留下的灰迹。

从苏仙石走出时,夕阳已经开始隐退,天渐渐暗下来。为了尽快赶回住处,司机加快了车速。坐在车里,望着沿途的景物,不免有些感慨。苏仙石和橘井的传说,这是多么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素材!为什么不能尽快开发而传扬呢?这里是著名的大别山革命老区,如今,已经解放60多年了,这里仍有许多土坯茅草房,跟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真有点不相称。

分享到:

中原中医药文化遗迹与文物整理研究项目 河南中医药大学医疗健康信息工程技术研究所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2011,tcmchina.hactcm.edu.cn, 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