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遗迹

在鹤山区卫生局座谈2012年6月14日下午,考察组一行五人在许敬生教授带领下,来到鹤壁市鹤山区,与鹤山区卫生局的有关领导以及当地对五岩山的知情人士进行了座谈。座谈会上,张志清局长介绍了五岩山景区的保护性开发情况。五岩山所在地的姬家山乡沙锅窑村村支书原玉峰及村民刘长和等介绍了五岩山孙真人洞、特别是当地流传的孙思邈行医治病的故事以及相关遗迹的有关情况。鹤山区卫生局李少武、马艳芳两位副局长以及姬家山乡乡卫生院院长王贵清、沙锅窑村支部委员李矿林等也参加了座谈。
五岩山景色五岩山为太行山支脉,海拔574.9米,距离鹤壁市中心约十公里处,茂林青葱、群石峥嵘,因山有五谷,凸起五峰而得名。五岩山自古以来即声名显赫,不少大德俊彦流连忘返,魏晋名士孙登曾在此隐居,唐代名医孙思邈曾在此采药炼丹。据明代崇祯十年《汤阴县志》卷四《山川》载“五岩山在县西四十里,山有五谷,东南一窟,孙真人室也,即五岩洞”。惜民国和文革时期惨遭弃置,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个偶然的机会,药王洞的重新发掘才为五岩山重又带来了生机。如今五岩山的闻名,正是因为孙思邈的这个隐居处。
药王殿前的石栏五岩山药王殿依山而建,地处半山腰。殿前有两段石阶,第一段台阶两侧望柱上的雕刻着形态各异的老虎,一共一百只,是根据孙思邈救老虎的故事而来,又名“百虎栏”。护栏上的雕刻画是各种中药材,每块石栏上的图案都不一样,名为“百草图”。第二段台阶栏杆上,老虎变成了药葫芦,称为“百葫栏”,有的已被摸得油黑发亮。
五岩山药王殿沿百虎栏和百葫栏的石阶而上,便来到药王殿。走进正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孙思邈造像,唐人装扮,头带书生帽,身着宽袍大袖。正襟危坐,慈眉善目,右手抚膝,左手持书。孙思邈像两旁各立一童子,右边童子握采药锄,左边童子拿药葫芦。造像后面为一副对联,上联是“跨七朝真人依济十方百姓身心”,下联是“居五岩药王著述千金万世医典”,概括了孙思邈一生济世救人和在五岩山著书立说的经历。药王殿殿顶正中为太极阴阳八卦图,揭示出孙思邈的道家身份。八卦图周围绘有形态各异的种种草药。走出药王殿,西侧墙上刻有各种中药方,皆为治疗常见病之用。
五岩山百岁踏药王殿后为百岁踏,又名百岁梯,顾名思义,这里一共有一百零一个台阶,代表孙思邈的一百零一岁。人上百岁踏,可以健康长寿,平步青云,寓意美好。
五岩山孙思邈炼丹洞百岁踏尽头,再左转登山,便看到刻有“孙思邈隐居”五个大字的山门,。进山门,左侧是孙思邈炼丹洞,洞口和两个窗口的上方都镌有四个飞天,线条流动,古朴典雅。洞内左右空间很大,但低矮阴暗,四周墙壁都是黑色页岩,很符合炼丹洞烟熏火燎的特点。洞内现仅存石磨盘遗物。
五岩山药王洞外景药王洞入口处右侧立有一碑,名《老君碑留古字解》,原碑已毁,此为1986年据原碑重镌。 正文五十六字,皆为生僻字,说的是太上老君的修道炼丹之事。药王洞入口处有拜棚,据残存碑刻所记,拜棚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三年(1183年),曾于明、清两代重修,后因战争而毁。今天看到的拜棚于1985重修。拜棚正中有“药王洞”匾额,南北两侧墙上是1985年重建时绘的孙思邈采药治病、济世救人的故事八副。过了拜棚,便是药王洞入口石门,上方刻“大唐名医”四个楷体大字和“大清道光十年三月吉日立”十一个小字。门楣正中刻“安乐真人”,门两侧刻有楷体阴文对联一副:“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 这是孙思邈对良医诊病方法的精辟总结。
五岩山药王洞内景药王洞前后贯通,洞高2.18米,宽1.7米,全长400多米,为天然溶洞。洞中幽暗,石壁上挂有小电灯,洞中景象可以清楚观览。洞内蜿蜒盘折,曲径通幽。抬头可见一字排列开来的五个大洞呈倒漏斗状,大小不一。药王洞中岩石突兀,千姿百态,人们根据这些岩石的姿态,给它们取了各种名字,妙趣横生。洞内有一汪汩汩不绝的山泉,清澈见底,人称“神泉”。洞内路径宽窄不一,最窄之处仅容一人侧身而行。药王洞的最后一个景观被称作“药王问诊”,奇特的钟乳石构成了药王之像,右手呈把脉之势,左边一组三个药葫芦,寄予了人们对孙思邈的无限尊重和景仰。
五岩山东魏石窟在五岩山药王洞北侧的峭壁上,分布着长达二百余米的东魏石窟群,共有窟龛41个、造像154尊。造像最早的建于东魏孝静帝兴和四年,最晚的建于武定七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该石窟1986年被河南省政府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虽然规模不大,但却是研究南北朝石窟艺术的宝贵资料。
考察现场与当地人士交流在五岩山考察过程中,考察组不仅得到当地卫生局领导的大力支持,而且每到一处,考察组都与当地专家、知情人士、工作人员以及村民认真交流,获得大量第一手考察资料,为本次的考察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共 1 页  首页1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