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州中药材药材经营历史悠久,经营规模庞大。
据明嘉靖二十三年《钧州志》记载,禹州中药材交易始于周安王五年(公元前397年),当时在阳翟西关“聂政台” 下,存在一个局部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每年二、三月间,商贾云集台下,山货、药材、土布入市经营,帐棚稠密,驮载辐转,货殖尤夥矣。”至战国末年,阳翟药商吕不韦大量贩卖药材,积累了万金家资。至于安徽亳州,据地方志记载,东汉末年华佗在当地创立第一块药园种植药材,当地才开始有了药材贸易,要晚于禹州四、五百年时间;由于葛洪为晋代人,所以江西樟树从晋代才开始药材贸易;河北安国的药市起源于宋代,时间更晚;这三地药材贸易的历史都同禹州无法比拟。
从经营规模上讲,据禹州地方志记载,从元朝开始,药材室内堆积如山,无处不药行;明朝时,药市规模进一步扩大,到清朝达到顶峰,药材贸易日进斗金。各地药商在禹州建有多座会馆,从现存的怀帮会馆建筑檐脊上尚存西洋人物画像,可见禹州药材在清朝时已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其余亳州、安国、樟树三地在历史上均没有达到如此巨大的药材交易规模。
此外,安国、亳州、樟树虽然都是1996年被国家批准的中药材交易市场,但三地所获称号都不如禹州多。禹州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唯一一家的中药材加工市场基地,有原产地名称(地理标志)保护认证4个,中药材省级地方标准26个,被河南省农业厅、河南日报社评为河南省十大中药材种植基地。禹州所获得的众多称号,使药都地位得到巩固和不断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