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境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华夏民族在此繁衍生息。早在公元前5000年~前1800年间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时期,即有先民从事农、牧、渔业活动。之后,禹境是黄帝部族活动、战斗的主要区域之一。原始社会末期,禹境是夏族活动中心,史称夏邑。帝舜时禹因治水有功而被封国于夏。公元前2205年禹即天子位,以夏为都,是中国最早之都邑。禹之子启从禅让得位的益手中夺得政权,于禹境内之钧台大宴部落首领,是为“家天下”之始。后夏桀无道,囚汤于夏台(即古钧台)。至商汤即天子位,不绝夏祀,又将禹之后封于夏。在夏商周三代,此地称夏、称钧、称禹。春秋时称栎,曾为郑之别都。周惠王(公元前675年)时五大夫为乱,曾将国器九鼎迁至此地。战国时,韩、赵、魏三家分晋,韩景侯灭郑迁都于栎,改称阳翟。自夏禹至战国,两千年间,曾有三次建都于此,延续为都一百七十三年,享有“天下名都”与“中国夏都”之美誉。
秦汉时期在禹设颍川郡,以阳翟为治地。汉高祖刘邦即位后第六年(公元前202年),颍川郡辖二十二县,有四十二万户,二百一十万人,平均每县十万人。这在当时人口还是比较密集的。刘邦封韩信为韩王,食邑就在这里。晋唐时期为阳翟,宋、元、明时期为钧州,直到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改为禹州,历时两千春秋,虽由国都降为郡、府(宋神宗元丰三年阳翟改属颍昌府)、军(金太宗天会八年升阳翟为颍顺军)、州,仍为一方一地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最多时曾领27县。至1913年,禹州改为禹县,1988年撤县建市。
对于中国传统中医药而言,禹州的地位更是非同凡响。因其位于中原腹地,交通便利,乃历史上形成的四大中药材集散地(河北安国、河南禹州、安徽亳州、江西樟树)之一,素有“药过禹州倍生香”之说。早在明洪武元年(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曾诏令全国各地药商在此集结,初步形成了药材行市。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年(1575年)为避圣讳,改名“禹州”,俗称“小禹州”。至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禹州药市由南街迁至西关,久负盛名的怀庆帮、江西帮、山西帮、金陵帮、亳州帮、商城帮等多个药帮商行云集禹州,开张近2000家药店,拥有药工5000余人,形成了禹州中药材市场的鼎盛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