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商种类-药行

清代,药行有中药行和山货行之分,拥有一定资本,设有场地、货栈,从事代客买卖、包装、托运业务,从中收取百分之三佣金。其中山货行主要代客买卖地产山货,如柴胡、防风、皂刺、益母草、丹参、地芋等。新中国建立初期,禹县城区规模较大的药行有豫兴隆、瑞胜昌、同慎德、恒大、全胜德、瑞丰、成记、乾新合、荣兴昌、豫兴、信昌、广顺合、和太昌、永兴、德源昌、同兴永、义成、豫圣源、信茂、豫源、豫太昌、义聚合、永昌、卫钧恒、德胜、永丰、义兴永、豫德昌、新太、会源长、协太昌、宏昌、振昌、寿康、正兴、公利、松茂、恒玉、得昌隆、泰胜隆、永茂等106家,从业人员925人,经营资金237300元(银币)。其中资金最多的为豫兴隆,达4.5万块银元;人员最多的为瑞胜昌,达47人;资金万元以上的药行有4家,从业人员在20人以上的药行有29家。1956年后,药行业务被公私合营医药企业取代。1984年,禹县药市恢复。药行重新兴起并迅速发展,其业务已融合药行、药棚的经营范围。至2005年,私营药行已成为禹州药市的经营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