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背景

考察时间:2013年4月9日—2013年4月11日 考察地点:洛宁 孟津 考察人员:许敬生 叶磊 李新叶 尹笑丹 周立凡

“河书洛图”之说

河图洛书2013年4月9日11日,我们中原中医药文化遗迹与文物整理研究项目考察组一行前往洛宁、孟津进行学术调查,寻求河图洛书的踪迹。

“洛出书”寻踪

“洛出书”座谈会2013年4月9日上午,考察组一行到达洛宁。洛宁县卫生局马清涛、王洪吉、程青军、洛宁县中医院全明钦同志热情接待了我们,并组织了由相关领导和当地两位研究专家参加的座谈会。
考察洛出书处4月9日下午,考察组一行与洛宁县卫生局中医科王洪吉、程青军在曲少波、李念东两先生的引领下一同驱车前往西长水村实地考察。
古碑保护者提到古碑的保护,曲先生说,这两块古碑的保护留存,符建林老先生做出了重大贡献。并请出了已85岁高龄的符建林老先生。
龟窝与摩崖诗刻在参观完“洛出书处”石碑,告别了符建林老人后,我们一行又驱车前往龙头山玄沪河“龟窝”参观。

“河出图”寻踪

龙马负图的传说4月10日,考察组一行经过简单休整,在孟津县卫生局王来发和孟津县中医院朱宏伟两位同志的带领下,来至孟津县会盟镇雷河村考察。
龙马负图寺的历史最让雷河村扬名的,是位于该村的龙马负图寺。该寺又称“伏羲庙”,相传就是伏羲氏时代“龙马负图”献瑞的圣地,因而得名“龙马负图寺”。
走进龙马负图寺龙马负图寺为三进院落结构。一进为山门与鼓钟楼,山门悬挂有当代著名易学家、中国周易学会会长刘大钧教授亲笔题写的“龙马负图寺”寺名,

河洛文明之思

河洛文明以伊洛盆地为地域中心,以河图洛书为文化核心的“河洛文明”,构建了早期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所在。

洛书龟池寻踪历险记

洛书鬼池寻踪河图洛书是中华民族原始文明的渊源,已被世界公认为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标志”。

图说遗迹

龟窝与摩崖诗刻2013年4月9日下午,中原中医药文化遗迹与文物整理研究项目组许敬生教授一行在当地专家曲少波、李念东二位先生陪同下,驱车前往龙头山玄沪河探寻“龟窝”及摩崖石刻遗迹。据专家介绍,在长水村村西,玄沪河与洛水交界处的山中尚存有“龟窝”遗迹,相传为神龟出世的所在,且有摩崖刻石为证。刻石是明代广东道状元西蜀刘武臣专程来洛宁探访“河出图处”与“龟窝”所留的诗记。 在曲、李二位先生的带领下,考察组一行6人入深涧、攀崖壁,艰难前行,终于到达“龟窝”所在地,涧水在这里形成一个深池,呈椭圆形,直径约10余米。顺“龟窝”攀崖而上,就到了欲寻找的摩崖诗刻。许敬生教授专门将诗刻抄录下来。
“洛出书”座谈会2013年4月9日上午,中原中医药文化遗迹与文物整理研究项目组许敬生教授一行来到洛阳市洛宁县卫生局,受到卫生局马清涛、王洪吉、程青军,洛宁县中医院全明钦同志地热情接待,并组织了由相关领导和当地两位专家参加的洛书文化座谈会。参会的两位专家,一位是洛书文化研究专家、洛宁县原宣传部副部长曲少波先生,另一位是当地著名文化学者、原县教育局主任李念东先生。座谈会上,曲、李二位先生以自身多年的研究为基础,从洛宁县的历史沿革,史书地志的相关记载,现存古碑刻遗迹的留存过程与保护,及洛宁当地的民间传说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洛宁即为上古“洛出书”之地的依据。
考察“洛出书处”2013年4月9日下午,中原中医药文化遗迹与文物整理研究项目组许敬生教授一行与洛宁县卫生局王洪吉、程青军在曲少波、李念东两先生的引领下一同驱车前往西长水村实地考察洛书出处。据专家介绍,现今存于洛宁县西长水村的专记洛书之源的两通古碑,就是“洛出书处”的有力证据。而这两通古碑也是洛河流域唯一能够证实“洛出书处”的实物证据。考察组来到村中一处宁静的小院落,门楣上镶嵌着“洛出书处”四个大字,古碑即立于院内。两座古碑都被栏杆护住,一碑高约2米,砂石质,碑文居中而书,由于年代久远,风化严重,碑文仅存一“洛”字。另一碑位于井台边,为清雍正年间树立,高约1.7米,青石质,书有“洛出书处”四个大字。
孟津“河洛文化”座谈会2013年4月10日上午,中原中医药文化遗迹与文物整理研究项目组许敬生教授一行来到孟津县卫生局,在王振才副局长组织安排下,与当地相关领导和专家学者就 “河洛文化”进行座谈。座谈会上,当地专家、孟津县文物局副局长李建欣先生向考察组阐述了“河洛文化”的重要意义,并畅谈孟津“河洛文化”文物遗迹的保护、发展与开发利用。孟津县县志办主任梁志立先生向考察组讲解了“河图”起源,龙马负图寺的建寺历史和有关龙马负图寺的史实。

遗迹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