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背景

考察时间: 2011年10月21日上午 考察地点:南阳医圣祠 采访对象: 孙永生 (医圣祠馆长 副主任医师) 张胜忠 (医圣祠副馆长 副主任医师) 杨蕾文 (医圣祠宣教部主任) 白红阳 (医圣祠文献部主任) 廖俊旭 (南阳市中医管理局中医科)

医圣张仲景

动荡的生活背景张仲景,《后汉书》无传,其事迹始见于《宋校伤寒论序》引唐代甘伯宗《名医录》:“南阳人,名机,仲景乃其字也。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始受术于同郡张伯祖。时人言,识用精微过其师。所著论,其言精而奥;其法简而详,非浅闻寡见者所能及。”据此,他为南阳人,师事张伯祖,曾经出任过长沙太守,因此被后世称为张长沙。但关于仲景任长沙太守之事是否属实,后世尚有争议。清孙鼎宜认为,张机应为“张羨”之误,章太炎也持此说。
辉煌的医学成就建安年间,张仲景行医游历各地,亲眼目睹了各种疫病流行对百姓造成的严重后果,也借此将自己多年对伤寒症的研究付诸实践,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经验,充实和提高了理性认识。经过数十年含辛茹苦的努力,终于写成了一部名为《伤寒杂病论》的不朽之作。这是继《黄帝内经》之后,又一部最有影响的光辉医学典籍。
仲景奥旨对后世的影响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辩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医圣祠历史

医圣祠的由来在“南阳城东,仁济桥西,温凉河畔”的医圣祠,便是张仲景的墓祠所在地。据《南阳县志》记载:“宛郡东高阜外,有仲景故宅,仁济桥西有仲景墓。”《医圣张仲景祠墓志》记载:“明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36年)儒医沈津、越夔等人士倡首,修建三皇庙,唐藩王撰文立石(石碑残存)”。
医圣祠的兴衰自此以后,医圣祠日益得到重视,“医圣”和它彰示的文化进一步得到发扬光大。至康熙年间,医圣祠祠田达六百亩,建筑精雅,犹如洞府,甚为美观。并且藏医籍极富,亦是医家聚会、阅读、研究之地。
医圣祠的修复1935年,章太炎、谢利恒、张赞臣等文化界、中医界名家99位,发起重修南阳医圣祠的倡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南阳市人民政府50年代对仲景祠曾两度修葺,成立张仲景纪念馆。

走进医圣祠

医圣祠祠内建筑医圣祠建筑风格为仿汉建筑群,大殿则为清代四合院式砖木建筑。现总占地面积11429平方米,其中房屋建筑物面积6669平方米,含各式房屋136间。
医圣祠内馆藏文物医圣祠基本陈列为中国医史、仲景文化。中国医药学,以其历史悠久、文化内涵深邃而著称。医圣祠基本陈列自东偏殿起始,以殷商甲骨文医药文字为底衬背景,以民俗生活用具、医用骨针等展示,揭开远古至秦汉社会医药卫生发展之序幕。
仲景墓碑据《南阳县志》记载:“汉长沙太守张机墓,在延曦门动作迤二里,仁济桥西北,郡东高阜处,父老久传为先生墓与故宅。洪武初年有指挥郭云仆其碑,墓遂没于耕牧”。

医圣的祭祀活动

医圣祠的祭祀活动古代,民间拜祭多为祈求身体健康。每年有春秋两祭,一般在上巳日和重阳日节日祭祀,祭祀活动内容丰富,也有各地医药学家的朝圣祭祀。

医圣祠大事记

明清时期大事记明嘉靖二十五年丙午(公元1546年),沈律、越夔倡首建三皇庙,唐藩王思成子撰文立石。(石碑残存) 明崇祯元年戊辰(公元1628年),兰阳廪生冯应鳌来宛访求医圣墓,九月刻灵应碑一块。(碑存)
民国时期大事记民国初年,祀田没收为教育基金,祀事日渐废驰。 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第五军二十四师(师长石友三)驻军南阳,拆毁医林会馆,又将祠墓辟为蔬圃。
建国后大事记公元1956年,整修殿堂,墓亭、山门新修圆顶草亭一座。同年医圣祠被定为河南省文物遗迹保护单位。 公元1959年,南阳市人民政府重修医圣祠,成立张仲景纪念馆,李德全为纪念馆题词。(碑存)

图说遗迹

医圣祠大门石屏照壁医圣祠坐落于南阳市中心城区东关温良河畔,纪念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医圣祠大门采用汉代建筑风格,布局严谨,巍峨壮观,门前有子母门阙,大门上为郭沫若题字“医圣祠”,苍劲有力,熠熠生辉。步入大门迎面是巨幅石屏照壁,为当代碑林之最。
医圣祠一角医圣祠内景点丰富,品味独特,再现一代中医大师的非凡成就和人格风范,各景点相应成辉,犹如一次时光旅行,再次回到大师年代,感受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普世济人的伟大医风。
张仲景组画碑廊东长廊镶嵌的是《张仲景组画》,这组史画是以汉代画像石刻的艺术再现了张仲景当年下荆襄、登桐柏、赴京洛、涉三湘,"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终成"万世医宗"的辉煌一生。值得一提的是医圣祠旁的百寿亭,集历代书法家"寿"字石刻于一壁,"百寿亭"之"寿"意祝世人健康长寿。
春台亭及秋风阁春台亭秋风阁位于山门中轴线两侧,《春秋》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史书,是由孔子撰写的,而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有医学春秋之称,故修建"春台亭"和"秋风阁"以纪念。

遗迹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