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走进山陕会馆 >  大拜殿

大拜殿

大拜殿亦称大殿、正殿,是全馆的主体建筑。由大殿和拜殿两部分组成。殿高33米,东西宽23米,南北长45米。殿内雕梁画栋,30多块匾额,金光灿灿,耀眼夺目,名人书法刻于壁间,富丽堂皇。

殿前两侧立两块石室式石雕,高2米,宽0.9米,单格硬山项,下砌须弥座.左侧刻“十八学士登瀛洲”。故事出于《旧唐书•褚亮传》,唐“太宗既平寇乱,留意儒学,乃於宫城西起文学馆,以待四方文士。於是,以属大行台司勋郎中杜如晦,记室考功郎中房玄龄及于志宁,军谘祭酒苏世长,天策府记室薛收,文学褚亮、姚思廉,太学博士陆德明、孔颖达,主簿李玄道,天策仓曹李守素,记室参军虞世南,参军事蔡允恭、颜相时,著作佐郎摄记室许敬宗、薛元敬,太学助教盖文达,军谘典籤苏勗,并以本官兼文学馆学士。及薛收卒,复徵东虞州录事参军刘孝孙入馆。寻遣图其状貌,题其名字、爵里,乃命(褚)亮为之像赞,号《十八学士写真图》,藏之书府,以彰礼贤之重也。诸学士并给珍膳,分为三番,更直宿于閤下,每军国务静,参谒归休,即便引见,讨论坟籍,商略前载。预入馆者,时所倾慕,谓之‘登瀛洲’。” 右侧刻“渔、樵、耕、读”。两座巨幅石雕,刻画得花果繁茂,亭台流水,鸟语花香,学仕赶渡,渔樵忙碌,生动形象,神态逼真,以正面隐或藏的手法将十八学仕分布在盘旋于陡坡、奇峰、怪石之间的蜿蜒小路上,形成一幅学者勇攀高峰的瑰丽图景。

拜殿,又称宴会厅。卷棚顶,面阔三间,进深三间。门上悬光绪十九年(1893年)浩生社立“三国一人”匾额。殿内雕梁画栋,檐、檩、斗拱、额坊、雀替、梁架等均有彩绘。悬“光明正大”、“英灵显著”巨匾。拜殿内柱用双层青石柱础。上层为仰莲,下层为麒麟。拜殿北檐下大额坊雀替木刻十分精美。内容有:“鸿门宴”之“项庄舞剑”等。殿门两侧的石刻对联曰:“至大至刚参天两地,乃神乃圣震古砾今”。殿内匾额、柱联琳琅满目。

琉璃照壁
铁旗杆
悬鉴楼
钟楼鼓楼
万人庭院厢房
石牌坊
大拜殿
配殿
春秋楼
分享到:
  • 药王殿与马王殿
  • 大拜殿
  • 石牌坊
  • 悬鑑楼远景
  • 社旗山陕会馆铁旗杆
  • 山陕会馆琉璃照壁
  • 社旗山陕会馆外景
  • 广和堂与延寿堂
  • 社旗山陕会馆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