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朝中期,禹州开始出现钱庄,当时称钱铺或放帐铺,其办公地点一般设在药行后院,与其他地方的银号相比有很多不同之处。不但数量多、资金大,而且经营方式也不尽相同。在每年春、秋、冬三次药交会上,生、熟药材及丸、散、膏、丹等各种成药的成交额均在1亿元左右,其货币流通60%是通过钱庄完成的。
1920年以前,禹县城内有两个较大的当铺,即“西当铺”和“东当铺”。“西当铺”位于西大街“一门九狮子”东100米处路南(2000年洪山庙街粮站后院仓库),经理程子宣;“东当铺”在小口西50米路北(原土产公司院内),商号“钧茂典”,经理是尉氏县的“刘半县”(意指其资产能抵尉氏县的一半)。
民国初年,河南全省有钱庄、银号、当铺约40余家,后因军阀混战,时局动荡,倒闭关停者甚多。唯有禹县作为全国中药材集散地,商业一直保持繁荣,钱庄逐渐发展到30多家,经营方式以存取货款、放高利贷为主,依托河南农工银行兼营汇兑业务。至抗日战争爆发前,禹县钱庄尚有28家,其字号是:
豫丰永 豫盛元 豫茂永 豫昌永 天兴泰 豫盛清 福 裕
同泰生 豫 信 豫福永 同裕公 永全茂 春茂源 钧茂益
豫 丰 天 丰 豫盛德 豫兴隆 恒 信 裕 通 义庆长
裕兴久 豫 康 同豫公 豫 盛 青茂元 永泉茂 世兴元
其中,豫丰永等10家钱庄资金规模较大。至1945年春,豫丰永、豫盛元、豫茂永、豫盛清、豫昌永等5家钱庄的公积金均在200万元以上,天兴泰、福裕2家钱庄的公积金也在100万元以上,而仅豫丰永一家,其帐面存贷往来户就有36个,每年放贷总额达1000万元。
上一页12下一页
清朝中期,禹州开始出现钱庄,当时称钱铺或放帐铺,其办公地点一般设在药行后院,与其他地方的银号相比有很多不同之处。不但数量多、资金大,而且经营方式也不尽相同。在每年春、秋、冬三次药交会上,生、熟药材及丸、散、膏、丹等各种成药的成交额均在1亿元左右,其货币流通60%是通过钱庄完成的。
1920年以前,禹县城内有两个较大的当铺,即“西当铺”和“东当铺”。“西当铺”位于西大街“一门九狮子”东100米处路南(2000年洪山庙街粮站后院仓库),经理程子宣;“东当铺”在小口西50米路北(原土产公司院内),商号“钧茂典”,经理是尉氏县的“刘半县”(意指其资产能抵尉氏县的一半)。
民国初年,河南全省有钱庄、银号、当铺约40余家,后因军阀混战,时局动荡,倒闭关停者甚多。唯有禹县作为全国中药材集散地,商业一直保持繁荣,钱庄逐渐发展到30多家,经营方式以存取货款、放高利贷为主,依托河南农工银行兼营汇兑业务。至抗日战争爆发前,禹县钱庄尚有28家,其字号是:
豫丰永 豫盛元 豫茂永 豫昌永 天兴泰 豫盛清 福 裕
同泰生 豫 信 豫福永 同裕公 永全茂 春茂源 钧茂益
豫 丰 天 丰 豫盛德 豫兴隆 恒 信 裕 通 义庆长
裕兴久 豫 康 同豫公 豫 盛 青茂元 永泉茂 世兴元
其中,豫丰永等10家钱庄资金规模较大。至1945年春,豫丰永、豫盛元、豫茂永、豫盛清、豫昌永等5家钱庄的公积金均在200万元以上,天兴泰、福裕2家钱庄的公积金也在100万元以上,而仅豫丰永一家,其帐面存贷往来户就有36个,每年放贷总额达1000万元。
[page]
外地客商在禹县采购药材,为了安全及生活上的便利,便将钱款存入钱庄。本地药行收到现款后,也都送到钱庄存储或兑成银子。从属药材经营的辅助性行业,如捡药、打包、荆编、吹瓶、糊盒、合绳、编席、饮食服务以及从事搬运的脚行也到钱庄存款或贷款。尤其是药庄、药行、药棚、药栈,会期客商吃住均不付款,全仗钱庄借款支撑,客人离开前2天,开列帐单,凭单到钱庄结帐。
药商在禹县将药材购妥后,并不付给卖主现款,而是由经纪人将价款报告钱庄,钱庄据此登记某人出款若干、某人进款若干,直到药交会结束前,再将各次拨出的款子与其存款抵销。若有余款,钱庄即全部付给存户,不足者,则由存户补偿。不带现款或携带极少现款的药商,利用当地与钱庄熟悉的经纪人为其记帐,待回埠后如数汇入即可。交易中,买卖双方各提3%佣金由经纪人掌握,钱庄则全凭经纪人的报价登记帐目。
药交会结束后,各地药商陆续离禹返乡,会中交易所得款项并不亲自带回,应付货款也无须专程送来,而是通过禹县的钱庄负责汇兑。禹县较大的钱庄与上海、广州、武汉、成都、西安、郑州等各大都会均有联系,可以极为方便地为各地客商汇兑款项。
1941年~1942年,随着禹县药材市场规模的进一步扩大,“禹县银行”、“禹县合作金库”、“河南农工银行禹县办事处”、“中州农民银行禹县支行”相继成立。其中“禹县银行”设在当时的县政府院内,行长由县长兼任;“禹县合作金库”设在东大街马玉塘院内,主任为张振江。禹县的钱庄及其他金融机构,在药材交易过程中,想商户所想,解燃眉之急,对繁荣禹县药业经济,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钱庄业务被新成立的中国人民银行等金融机构取代。1984年,禹县药市恢复,药市的金融业务由建行、工商行、中行等金融机构分营。1993年后,药市出现典当商行,亦进行药业的部分金融业务。至2005年,药市金融服务仍以各国有商业银行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