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背景

考察时间:2011年10月20日--10月22日考察地点:社旗山陕会馆 考察人员: 许敬生 (河南中医学院中医药文献研究所所长,教授,硕士生导师) 许振国 (河南中医学院中医心理学科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姬永亮 (河南中医学院医史文献学科,讲师) 郭凤鹏 (河南中医学院医史文献学科,讲师)

地理历史

社旗的地理环境东跟泌阳县接壤,西和南阳县毗连,北与方城县交界,南同唐河县为邻。县境南北长38公里,东西宽32公里。宛如一颗鸡心宝石镶嵌在豫西南大地上。
社旗的悠久历史据《社旗县志》记载,社旗归属,历经变迁。商时属北襟鄫国地;西周时属申、鄫、唐等国域;春秋时属楚;战国时属韩;西汉时属南阳郡,处宛、比阳(今泌阳)、堵阳(今方城)、舞阳县毗连地区;三国时仍之;西晋、东晋、南朝时先属荆州南阳郡,后属雍州南阳郡和豫州;北朝西魏时属南阳郡和西郢州,北朝周时属南阳郡和淮州。隋时,绝大部分地区属淮安郡,开皇七年(587年)置饶良县(治饶良),大业二年(606年)...

交通商业

水运历史县内过境水主要是唐河、赵河、潘河、珍珠河等4条河,扣除水库控制面积,境外控制面积912.3平方公里,年径流量为2.75亿立方米。
陆路交通清朝中期,赊旗镇陆路交通主要是北达裕州,西通南阳府,南经埠口、兴隆镇、青台、李店、源潭到唐河县的官路,并与泌阳
商业兴衰社旗地域商业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明末至今300多年来,呈波浪式向前发展:兴于明末,盛于清朝乾隆、嘉庆年间,衰于民国时期,1979年后又有较大的发展。
金融服务清乾、嘉年间为赊旗镇鼎盛时期,当地银号、钱庄、当铺有100余家。先后有广顺生、协盛永、福临协、东盛长、福兴功、谦益恒、永禄昌、恒长永、同聚仁、庆兴德等银号。

药材药商

社旗的药材资源社旗土地肥沃,当地盛产中草药材,主要品种有杜仲、枳实、枳壳、山楂(山里果)、山里红、二花(金银花)、公英(蒲公英)、茵陈、青蒿、薄荷、土藿香、龙胆草、益母草、夏枯草、鱼腥草(野红薯秧)、白头翁、苍耳子、车前子、车前草、地肤子、五倍子、五味子、菟丝子、苏子、括楼、天花粉、白芍、丹皮、地骨皮、猪芽草、天麻、半夏、桔梗、柴胡、香附、玉竹、苍术、枸杞果、二丑、王不留、小茴香、斗苓(马兜玲)、槐米、黑芝麻、白梅豆、白蒺藜、野菊花、旱莲草、桑叶、桑椹、红花、金钱草、艾、地黄、白术、血参、卜子、红柳、刺五加、紫花地丁、芦芽根、谷精草、马鞭草、瓦棱子、牛蒡子、蔓荆子、半边莲、泽兰、泽泻(泽漆)、土牛漆、土黄芪、土大黄、土玄胡、玄胡、白茅根(茅草根)、地榆、天冬、寸冬、癞肚皮(棵)、蒲黄、苤荠、剪子股、陈刺蛋、小蓟(刺角芽)、马齿菜、旋复花、闹羊花、羊不奶棵、木槿花、水菖蒲...
医药业的发展众所周知,东汉"医圣"张仲景祖居地在南阳县城东关,相距赊旗店仅数十里。相传张仲景常来赊旗店行医,民间留下不少传说。

走进山陕会馆

会馆简介山陕会馆座落在县城中心,座北向南,系清代山西、陕西旅居赊旗镇的富商大贾叙乡谊、通商情、敬关公、崇忠义、接官迎仕、联谊集会、焚香祭奠的场所。因养有监管僧道,亦称山陕庙。道光年间(1821年~1850年)称鼎元社,民国十二年(1923年)改称山陕会馆。
琉璃照壁琉璃照壁亦称影壁,位于会馆整体建筑中轴线之最南端,南迎赊旗古镇最繁华之磁器街,北与会馆山门相对而立。
铁旗杆铁旗杆一对,立于前院两侧,名曰"霄汉铁旗杆"。高28米,重2.5万公斤。
悬鉴楼又名八卦楼,俗称戏楼,兴建于清嘉庆元年(1796年),竣工于道光元年(1821年),历时25年建成。高29.33米,宽17米,长20米,上、

评说药王大殿

药王殿的构造山陕会馆中有一座药王殿,为大拜殿的东配殿,殿内供奉的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民间称其为"药王"。
药王殿内说医道药王殿堂的雕饰包括了中国先哲生态智慧的广泛内容,万物一体、生而不有

展示商业文化

诚信为本的经营思想诚信为本的思想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方面,也是商业文化义中取利的基本道德准则。这一思想内涵在社旗镇的商业发展史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忠义诚信的故事宣扬山陕会馆的木雕、石雕、彩绘、刺绣等建筑装饰图案艺术精湛,内容丰富,在总体渲染吉样和神圣的气氛之中,

图说遗迹

药王殿与马王殿社旗山陕会馆药王殿和马王殿位于会馆主体建筑大拜殿之两侧,两殿坐北朝南,其间以高架过道相连,形成会馆之神殿区。史载,清代客居赊旗镇的山陕商贾中,以药材商居多且实力雄厚,又因商运陆行靠马帮车载,故集资于主殿区两翼建此二殿,殿内分别供奉唐代著名医药家--“药王”孙思邈及汉武帝之马监金日禅--民间神话传说中的“马王爷”。
大拜殿大拜殿亦称大殿、正殿,是全馆的主体建筑。由大殿和拜殿两部分组成。殿前两侧立两块石室式石雕,左侧刻“十八学士登瀛洲”。右侧刻“渔、樵、耕、读”。拜殿,又称宴会厅,殿内雕梁画栋。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五间,重檐歇山顶,檐下两侧墙壁上嵌同治二年(1863年)慈禧太后书“龙”、“虎”二字刻石。大殿内正位有暖阁一座,阁内供奉有“关圣帝君之灵位”,光绪十一年(1885年)塑关羽巨型坐像于此。
石牌坊石牌坊坐落于大拜殿前3米高的月台上,置万人庭院北沿,南面与悬鉴楼遥遥相望,计左、中、右三座。牌坊通体满布匾额、楹联及人物禽兽等图案。中间一座位于月台前所竖《重建山陕会馆碑记》与《重兴山陕会馆碑记》之间。为三间四柱式,立柱南北两侧附以抱鼓石,鼓面上下雕各种姿态的狮子、麒麟以及名为“英招”的人面神兽。中柱两侧鼓面刻 “八爱图”。中坊上雕福、禄、寿三星,匾书“孟氏难言这浩然”。左、右牌坊是大拜殿的出入门道,下各砌13级青石台阶与万人庭院相连。
悬鑑楼远景悬鑑楼俗称戏楼,分上、中、下三层,环楼上下均有石雕木刻。楼南与琉璃照壁相映,面北是演戏台,对着万人庭院。楼内竖20根合抱鼎柱,凌空擎起三层戏楼。戏台正中挂着“既和且平”金字匾。柱石上用草书镌刻两副对联:“幻即是真,世态人情描写得淋漓尽致;今亦犹昔,新闻旧事扮演来毫发无差”、“还将旧事从新演,聊借俳优作古人”。飞檐下悬挂金龙缠绕的“悬鉴楼”巨匾。钟楼和鼓楼都是悬鉴楼的陪衬建筑物。钟楼在东侧,悬铁钟1鼎,鼓楼在西侧,悬大鼓l面,钟鼓楼下为前院通往中院的东西过道。

遗迹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