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卫源庙庙会时期,药商自发到会,烧香祈祷,僧人主持。明洪武八年(1375年)奠定药材大会后,由百泉居民和当地药商推选会首主持。清康熙年间至民国,先后由药王会、临时商会主持。

百泉药王会,主要是由辉县本地和外地药商组成的商业团体。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兴建药王庙以后成立。药王会的常设成员由百泉村会首和棚下会首组成。在非会期间,百泉村会首主持工作,会首历来都由百泉药界知名人士担任。起会之际,外地药商推定的会首参与主持。乡公所(乡村政权)的职员亦以大会职员身份参与,是为与会药商服务的临时组织机构。大会结束以后,由本村药帮会首主持日常工作,办公地址设在药王庙内。民国年间,药王庙被改成百泉乡村师范小学,办公地址又移到乡公所内。药王会组成如下:

1、本村会首:甲、药帮会首 乙、乡公所职员

2、棚下会首:甲、老会首 乙、值年会首

所谓“棚下”,是指外地来赶会的棚口。他们大多是各地的大商号,上会时张幕施棚,在棚下营业,气派很大,故名。每年从有名气的新来棚口推选若干人作为会首,称值年会首,即新会首。老会首均由广字号的山西太谷帮(由广东迁往山西,资本较雄厚,贸易远至广东一带,故商号名称以广打头)、河南省的怀庆帮与彰德帮等实力最强的老商号担任。

药王会的职责,一是解决棚口间、药铺间、药摊间一切交易上的纠葛,如货物的真伪、货色的纯杂、斤秤的大小等事宜;二是负责交易货款的清算以及会费的收取等事宜;三是负责召开各药行、各大杂货棚会首会议,商议布置大会有关事宜。药王会首人数,每年有变,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民国二十年(1931年),药王会由十一人组成,其人员分工如下:

1、百泉本村会首五人,分别但任下列职务:

⑴、书记一人。负责文书、庶务和会计工作。

⑵、干事二人。负责对外联络,办理交涉。

⑶、调解二人。负责调解大会交易的纠纷。

2、棚下会首六人,分别担任下列职责:

⑴、老会首四人。与百泉村药帮会首共同负责结算货款。

⑵、新会首二人。参与研究重大问题及拟定解决办法等。

民国十年(1921年)前后,药王会百泉村会首是祝应登、会计王风义,他们负责药王会工作十几年。之后,会首是祝子厚、郭珍、会计郭春泉。每届会期,他们手下的工作人员有二十余名。起会期间特设伙房,花费很大,群众反对,后有改革。药王会还有一条惯例,当年百泉村药帮会首必须担任村长,会期担任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