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为了突出药材大会的基本性质,树立药材商人经营威望,由药商李世荣联合华阴县药商同会、河内县(今沁阳县)药商同会集资,于百泉集仙资福宫之东(今药货街北段路西)兴建药王庙。后经多次重修,有拜殿、正殿及东西配房三十余间,另有戏楼1座。正殿祭祀药王三真人:华佗、韦慈藏、孙思邈,金妆丹垩,巍然焕然。楹联为:“神农尝百草起死回生拯民命,本草集万方调理阴阳作医纲。”拜殿楹联为:“千古医圣显赫神功能寿世,万种顽疾沾濡药水自长生。”每年正月十一至十二为药王庙会。后药王旧庙改为小学,今为百泉中心学校(含小学和初中)。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百泉药材交流大会,一年胜过一年。广大药商信仰不灭,纷纷进入学校(旧药王庙)烧香祷告,祈求药王保佑,盼望生意兴隆,打乱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1993年9月至1994年3月之间,百泉村集资65万元建药王新庙。新庙移至旧庙正北100多米处,座北朝南,面阔5间,进深4间,灰砖铺地,琉璃瓦覆顶,为仿古式水泥建筑,歇山斗拱,覆以黄瓦。庙内重塑华佗、韦慈藏、孙思邈3位历史名医像,两侧有配殿二十余间。庙院宽敞,殿宇亮堂,雄伟壮观。